编写复杂PLC程序需要良好的结构 结构化编程能提升代码可读性 可维护性和复用性 其核心在于对程序进行模块化划分与数据封装
使用程序块进行功能分解是首要原则 将特定功能封装在单独的功能块或函数中 例如一个气缸控制 一台电机驱动或一个报警处理 在OB1主循环中调用这些块
功能块是具有存储能力的代码块 适合封装有状态的功能 如电机控制FB 其输入有启动 停止信号 输出有运行 故障状态 内部静态变量存储上次扫描周期状态
函数是不带存储能力的代码块 适用于纯计算或转换 如模拟量缩放 温度转换等 给定输入必然得到相同输出 易于测试和复用 标准函数库提供了丰富功能
数据块用于结构化存储数据 全局数据块存储整个项目可访问的变量 而背景数据块则专属于某个功能块实例 为每个设备创建独立的背景数据块实例
接口定义清晰至关重要 为每个程序块定义明确的输入输出和输入输出参数 避免使用全局变量进行隐性数据交换 这降低了块与块之间的耦合度
通过这种模块化方法 大型项目被分解为多个易于管理的小模块 不同工程师可以并行开发 测试和维护也变得更为简单 是构建可靠自动化系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