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鉴定背景介绍
浙江某动力系统公司采购上海某科技公司的水冷机组,用于其新能源车辆电池热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三地运营车辆频繁出现水冷机组故障,包括 DC转换器烧毁、压缩机异常、通讯故障、制冷失效等问题,导致车辆充电缓慢、电池高温强制降功率等严重后果。用户多次返修并更换部件,但故障率持续居高不下,引发产品质量责任纠纷,Z终诉至地方某院。
二、委托事项与机构受理
某院为明确产品责任,委托设备第三方鉴定机构对涉案水冷机组进行质量鉴定与故障原因分析。江苏联正作为独立的质量鉴定技术服务机构,正式受理以下委托事项:
对水冷机组的故障率及质量缺陷进行技术鉴定;分析水冷机组故障对车辆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
三、鉴定流程和方法
我机构通过多维技术手段完成鉴定:
1.资料审查:分析故障记录表、失效分析报告等原始文档;
2. 数据比对:统计三地装机量、故障台次及故障类型;
3. 性能测试:抽检故障机组关联电池的放电容量;
4. 对比实验:同工况下对比竞品中航水冷机组的表现。
核心发现如下:
故障率异常
地区1:68台次故障(装机量60台),故障率超100%;
地区2:71台次故障(装机量92台),故障率77.17%;
地区3:114台次故障(装机量63台),故障率180.95%。
关键部件缺陷
DC转换器因灌胶热膨胀导致金针拉脱,引发大面积功能失效。
电池性能衰减
机组车辆电池容量仅剩41.8%~58.6%(额定容量基准);
同里程中航机组车辆电池容量保持91.8%。
机理分析示意图
水冷机组故障→电池组高温运行→电化学反应失衡→容量加速衰减。
四、鉴定机构给出的鉴定结论
综合资料审查、故障统计及性能测试数据, 我机构给出明确鉴定结论:
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证据资料分析认为,三地运营车辆使用的水冷机组故障率极高,对车辆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产生不良影响,进而造成车辆电池有效放电容量异常衰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