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鉴定背景介绍
河南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与山西某重型起重机有限公司签订《起重机买卖合同》,购得自平衡架桥机一台。施工中,设备被发现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如主梁支承转盘与伸缩立柱干涉、内档尺寸过小、前支腿电机与副支腿碰撞、天车与支腿电机行走不同步等。用户多次联系生产方处理,问题仍未根治,影响工程进度与安全。双方就产品质量责任产生纠纷,客户将案件诉至河南某院。
二、委托事项与机构受理
某院因审理需要,委托设备鉴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涉案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具体委托鉴定事项包括:对自平衡架桥机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进行鉴定,评估设备质量是否符合双方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以《起重机买卖合同》附件图纸为准)及国家标准(GB/T相关标准);若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分析问题原因。
江苏联正鉴定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质量鉴定机构,正式受理了此项产品鉴定的委托。我们秉承客观、科学原则,通过严格流程确保鉴定结果公正可靠,体现机构在解决质量纠纷中的核心价值。
三、鉴定流程和方法
江苏联正鉴定机构受理委托后,立即组织鉴定组展开多阶段工作:
资料审查阶段:鉴定组首先审查了《起重机买卖合同》、附件图纸、设备监督检验报告等基础文件,并拟定《现场勘验通知书》,协调各方参与。
现场勘验阶段:机构工作人员与专家、委托方、申被双方共同抵达设备存放现场。专家向双方了解案情细节,并进行实地勘验:
设备已拆散存放,重点检查了争议部件(如主梁支承转盘和伸缩立柱)。
通过测量发现前支腿横梁总长7700mm,转盘座中心距7000mm,伸缩立柱中心距4500mm;转盘尺寸1820mm×1750mm。
现场模拟装配显示,转盘旋转26°后即开始干涉,45°时干涉严重(干涉量约74mm)。
补充资料分析:接收被申请方补充的《SH-JQJ120-30架桥机使用说明书》等文件,对比两份设计图纸,确认图纸一中伸缩立柱间距4500mm导致干涉,图纸二修改为4200mm可消除问题。
技术分析验证:使用AutoCAD软件1:1建模模拟,结合现场数据,进行动态测试:
部件质量问题:“主梁支承转盘与伸缩立柱存在设计缺陷(伸缩立柱间距偏大),导致旋转时结构干涉。”
运行故障/隐患:“前支腿电机与前辅助支腿发生碰撞干涉,原因同属设计错误。”
性能测试验证:安全距离问题通过数学模型(M' = M × cosφ)计算,偏转45°时主梁间距仅4950mm,但属使用超范围,非设备缺陷。
整个流程耗时严谨,涵盖资料审阅、实地测量、软件模拟等多角度方法,确保鉴定全面性与准确性,凸显我机构能力。
四、鉴定机构给出的鉴定结论
综合现场勘验、技术测量及动态测试结果,江苏联正鉴定机构给出产品质量鉴定结论:
1、涉案自平衡架桥机未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相关证据。
2、《起重机买卖合同》后附图纸存在错误,导致自平衡架桥机制造后:存在主梁支承转盘与伸缩立柱干涉以及前支腿电机与前辅助支腿干涉的缺陷,不符合使用要求。
注:受篇幅限制,以上仅展示了部分核心鉴定图片与数据。如需了解更多案例,欢迎联系江苏联正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