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瓷器造型追求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致凝厚,如同堆脂。釉色多呈灰青、粉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釉质温润,釉面泛酥油光,如人脸之微汗,即所谓“润泽如酥”。哥窑器物通常釉层很厚,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显微镜下呈现“聚沫攒珠”的效果。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即指哥窑瓷器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是辨别真假哥窑瓷器的一个传统方法。
关于哥窑身世,连篇累牍的专业论文极多,本文不再记述,何不抽身细品哥窑瓷器之美呢?“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这是乾隆皇帝作于1781年的《咏哥窑葵花碗》中的诗句,道出了哥窑之美。“百圾破”亦称“金丝铁线”,即较粗疏的黑色裂纹与细密的红、黄色裂纹交织在一起。另外,由于烧造哥窑瓷器的土质含铁量较高,胎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烧成的瓷器由于口部边缘釉薄,隐露胎色而呈紫色,底部未挂釉处显现出铁黑色,故又有“紫口铁足”之称,对此,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早有提及:“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乾隆对哥窑瓷器甚为喜爱,题咏诗词共有21首,涉及盘、碗、洗、瓶、尊、炉、枕、砚等造型。宫廷工匠遵旨将其镌刻在器物上,部分流传至今的作品为今人了解乾隆朝对哥窑瓷器的鉴赏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其实不只是清朝皇帝喜爱哥窑,明朝皇帝早已树立了榜样,尤以宣德与成化时期为盛。如成化时期创烧的一种仿哥窑八方高足杯,继承前制,并形成了自己的时代风尚。高足杯形制玲珑俊秀,装饰典雅精美,其釉质肥润,平整光亮,光泽度较强,但没有宋代哥窑“酥润含蓄”之感。口、足釉色及“金丝铁线”纹也较宋代哥窑片纹规整,少天成之趣。明、清至今,哥窑一直被视作名窑而进行仿烧。从传世和考古发掘获得的实物看,景德镇御窑厂在明代宣德年间已成功仿烧哥窑瓷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达到兴盛。
2019年哥窑贯耳瓶同类藏品成交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南宋至元 官窑海棠式花盆
估价1500.00到2000.00万---成交价:HKD3851.40万---成交日期:2019年4月3日
藏品名称:元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估价178.00到178.00万---成交价:SGD198.00万---成交日期:2019年5月8日
藏品名称:汝窑莲瓣碗
估价600.00到600.00万---成交价:RMB669.60万---成交日期:2019年1月21日
藏品名称:元/明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估价1200.00到1500.00万---成交价:HKD1452.50万---成交日期:2019年5月29日
藏品名称:元 青花周亚夫细柳营人物故事图罐
估价500.00到600.00万---成交价:RMB575.00万---成交日期:2019年5月18日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哥窑贯耳瓶,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本公司为藏品市场交流推广种类繁多,有广度更有深度,可以满足不同藏家的各类需求,同时吸引了包括大陆以及、澳门、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欧美等国家的收藏者的目光,另外根据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现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销售团队,积极的开拓市场,发展买家客户资源,并取得了显着地成效,为公司进一步提高成交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了努力打造全球国际拍卖前十强而持续奋斗!
2018年哥窑贯耳瓶同类藏品成交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宋代 青釉官窑长颈瓶
估价520.00到520.00万---成交价:RMB572.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1月9日
藏品名称:宋代 哥窑釉束颈撇口瓶
估价480.00到480.00万---成交价:HKD575.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2月14日
藏品名称:宋·官窑八棱瓶
估价2400.00到4800.00万---成交价:HKD312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2月6日
藏品名称:宋 官窑天青釉长颈胆瓶
估价800.00到1600.00万---成交价:NTD118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2月1日
藏品名称:汝窑碟
估价3837.00到3837.00万---成交价:HKD4220.70万---成交日期:2018年8月29日
哥窑贯耳瓶去哪能卖好价钱
哥窑瓷器的造型多摹仿古代青铜器,这种设计思路源于中国古人的复古思想。古人认为理想社会出现在夏、商、周三代,将周朝视为礼制的代表。帝王倡导恢复古礼,用器也开始追摹古风。无论是上古玉琮、商周鼎彝,还是历代名窑,只要造型契合用意,都可仿造,用于宫廷陈设。特别是在宋徽宗以后,不少官府和古玩用瓷都以商、周青铜器为楷模,复古之风从此连绵不绝,影响深远。常见的有三足双耳乳足炉、胆式瓶、贯耳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盘口瓶等,也有盘、碗、洗、罐之类。这些仿古瓷器或许曾作为礼器摆放于古人祭祀大典之上,进而在古玩演变成焚香、插花的优雅生活点缀。
哥窑贯耳瓶评估,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美与不美相互依存。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可以转化为不美,善也可以转化为不善,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天地间没有美与不美的区别,美丑的差别只存于人的主观意识当中,缺陷即来自带有偏见的主观判断。将眼中之不美转化成一种美,需要智慧,更需要包容天地万物的平常心。尊重自然,敬天爱人。古代窑工偶然之中创烧出哥窑瓷器,后世不断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一种特定的美,为美的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体现出人有能力将这个世界上种种不完美转化为完美的用心与意志,这也许是哥窑瓷器留给我们后人有益的启示。
2017年哥窑贯耳瓶同类藏品成交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元 青花缠枝花卉纹兽耳罐
估价20.00到30.00万---成交价:HKD137.50万---成交日期:2017年11月30日
藏品名称: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蹲狮钮盖盒
估价1200.00到1500.00万---成交价:RMB207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8日
藏品名称:南宋 哥窑贯耳瓶
估价1980.00到3960.00万---成交价:HKD3240.44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29日
藏品名称:宋 汝窑水仙盘
估价2600.00到2600.00万---成交价:HKD322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藏品名称:宋 磁州窑白地褐钱纹梅瓶
估价220.00到440.00万---成交价:HKD242.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月12日
2019年哥窑贯耳瓶征集交易
哥窑真品数百年来深得世人珍视,当中能得以目睹真容、抚鉴亲赏者寥寥无几,故明中后期摹古成风,精仿者颇具宋哥遗韵。入清以降,好古天子乾隆皇帝品鉴内府旧藏文物时对哥窑颇为推崇,在《清高宗御制诗集》中其曾对历代陶瓷赞咏诗共190首,其中赞咏哥窑为二十首。诗文之中流露出其对哥窑独特之珍爱。乾隆皇帝曾如此赞颂和推崇哥窑,反映了哥窑在艺术上追求质朴无华、淡雅自然,极易触动文人内心深处,正因为如此才得以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不可泯灭的精彩传奇。
哥窑贯耳瓶图片大全,“金丝铁线”正是哥窑器物的特征。此特征首先源自瓷器表面的开片。走进故宫延禧宫正在举办的“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迎面墙上是一块大展板,浅蓝色的底上,四分五裂片状图案点明了哥窑瓷器为显著的特征——开片。传世哥窑瓷器釉面所产生的开片纹本属于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是瓷胎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所导致的后果。釉面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面,疏密天成,窑工发现后认为是废品,上报督陶官,请求报废处理。管理者看问题的眼光毕竟与窑工不同,他们在破碎的釉面上发现了一种天然的韵律美,能带给人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于是将本欲丢弃的器物保留下来,并且由此开始刻意追求这样一种独特的美。经过窑工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瓷器釉面开裂的规律,哥窑瓷器就此诞生。
你是否有哥窑贯耳瓶急于出手找不到地方? 你是否有哥窑贯耳瓶不知道它的年代? 你是否有哥窑贯耳瓶需要估价?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想要咨询,那么就马上打电话!(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