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距今5300到4500年左右,跨度1000多年。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在浙江余杭良渚,因此被成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共有遗址点200多处,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红山文化的两倍有余。它地处长江下游地区,得天独厚,是新石器时代为发达的文明时代。
“良渚文明以发达的稻作农业为基础,拥有琢玉、磨石、制陶、木作等为代表的专门化手工业,而玉器是良渚王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形成、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玉器始终如影随形。”赵先生说,没有良渚王国,良渚玉器就不会成长,更不会如此精彩。“此次在重庆展览的良渚玉器几乎都是精品玉器,更有首次走出博物馆的稀有物品。”
2019年良渚文化玉瑗同类藏品成交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谷纹玉璧
估价260.00到260.00万---成交价:HKD302.40万---成交日期:2019年1月20日
藏品名称:春秋螭龙纹玉璧
估价263.00到263.00万---成交价:SGD300.10万---成交日期:2019年6月4日
藏品名称:战汉神兽透雕玉壁
估价160.00到160.00万---成交价:HKD198.00万---成交日期:2019年1月21日
藏品名称:清 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西番莲纹纯金嵌宝短刀
估价6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161.00万---成交日期:2019年6月6日
藏品名称:汉 兽面纹玉璧
估价117.00到234.00万---成交价:HKD131.04万---成交日期:2019年4月26日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良渚文化玉瑗,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本公司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追求专业化服务,遵守行业规则,倡导规范自律,是主要从事中国书画和古籍善本拍卖的专业公司,经营宗旨为通过拍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影响,为海内外收藏家和社会团体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文化交流空间。
本公司的企业文化是:“靠卓越佳绩创造美好前程,以诚信之德提供优质服务。”
2018年良渚文化玉瑗同类藏品成交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红山文化玉猪龙
估价300.00到300.00万---成交价:HKD495.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31日
藏品名称:和田玉双联玉璜
估价130.00到130.00万---成交价:RMB189.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0月23日
藏品名称:玉璜一对
估价168.00到168.00万---成交价:HKD168.00万---成交日期:2018年6月27日
藏品名称:兽面纹玉琮 (一件)
估价32.00到32.00万---成交价:USD110.88万---成交日期:2018年6月13日
藏品名称:鸡骨白玉琮
估价320.00到320.00万---成交价:RMB378.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1月29日
良渚文化玉瑗权威拍卖和价格估算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因1936年在余杭区良渚镇首次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距今约5300年到4300年。“良渚文化时期有先进的稻作农业与手工业,统一的宗教信仰,宏大的宫殿与古城遗迹,以及世界上早的水利系统。”赵晔透露,“从1936年施昕更先生首次发现良渚遗址到1959年夏鼐命名良渚文化,再到确立良渚文明,良渚文化发现历程已走过80余年。经过一代又一古学家的努力,我们对良渚的认识也更加全面。2007年良渚文明古城的发现和确认,标志着良渚遗址进入都邑考古新阶段。”
良渚文化玉瑗图片大全,中原地区的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中原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中原的玉文化多是以片切割为主的大型玉器,区别于良渚精美的线切割技术。另外,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相当进步。稻谷有籼、粳稻之分,并普遍使用石犁、石镰。良渚文化手工业也有很高的成就,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都达到较高水平。
2017年良渚文化玉瑗同类藏品成交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清代 玉琮
估价8.00到12.00万---成交价:RMB287.5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7日
藏品名称:汉 动物纹大玉壁
估价160.00到160.00万---成交价:HKD184.00万---成交日期:2017年5月29日
藏品名称:西周中期 玉猪
估价10.00到15.00万---成交价:HKD61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1月29日
藏品名称:兽面纹高浮雕龙玉斧
估价80.00到80.00万---成交价:HKD138.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藏品名称:龙山文化晚期至夏朝 约公元前年...
估价15.00到25.00万---成交价:HKD394.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1月29日
良渚文化玉瑗以往拍卖价格
2007年,在瓶窑镇葡萄畈地点发现了堆筑城墙。寻此线索,很快确认出一座面积达290万平方米的古城。近,考古学者又发现可以将古城南部的卞家山、东部美人地等几条长达几百乃至千米以上的人工堆筑的大型土垄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很可能围成一环外城。如此,古城的面积倍增至800万平方米。良渚的考古工作者很早就知道在古城以北、大遮山南坡脚下,沿山有一道人工堆筑起来的长达4.5公里的巨大土垣,又叫塘山遗址。塘山土垣在很长的段落上为内外双重结构,建筑方法一如古城城垣,规模也同样宏大。
良渚文化玉瑗特征,“截至目前,我们已在浙江良渚文化遗址核心区发现了300多个遗址点,发掘和研究工作仍在深入进行。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西南地区的市民更加切身感受良渚文化的魅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先生27日在重庆如是说。当天,《王国的尊严——玉器与良渚文明》展览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浙江良渚遗址出土的200余件(套)玉器首次亮相山城,该展览以“玉之沃土——王国”、“玉之灵魂——信仰”、“玉之高贵——礼俗”、“玉之精湛——绝技”和“玉之升华——传承”五大部分组成,从各个层面全方位讲述良渚文化中的玉器文明。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