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是有机化合物,往往在有液体存在的条件下完成化学反应,为此世界上第一支合成染料首先是以液状形态出售的,当然,最初染料质量同现在比相差甚远,只能认为是今天液状染料的原始形态。当时大约有20%的商品为液状,而这些液状染料主要是还原染料和媒染染料。
到1923年,英国人首先把经过选择的助剂加入到原染料中并经过粉碎,制成了不溶性分散染料水溶液的分散体。到1910年,大部分染料把水分除去后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细粉状。
据1924年文献介绍,当时大约有80%的染料加工成细粉状,还原染料已经制成了粒度分布较广,从极细到50um的粉状染料商品。但最初的粉状染料存在粉尘飞扬严重、润湿性能差的缺点。
1930年以后,分散体型态的染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存在染料易沉淀和贮存稳定性差的缺点。
现在的液状染料经过优化加工配方后各种性能有了明显提高,贮存时间可以达到半年以上不变质,液状染料以加工费用低,使用方便而得到不断发展。
从1950年以后,砂磨机的出现推动了后处理技术的发展,采用砂磨机进行湿式研磨,可以得到粒度更细、分布更窄的颗粒。并改进了加工配方,使染料的基本粒子达到1um 左右,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非水溶性染料的加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