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硅铸铁阳极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腐蚀与阴极保护的基本原理,其核心是通过自身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被保护金属结构提供持续的阴极电流,从而抑制被保护金属的腐蚀。具体过程如下:
1. 阴极保护系统的构成
在阴极保护系统中,高硅铸铁阳极与被保护金属结构(如管道、储罐等)、电解质环境(如土壤、海水等)以及外部电源(强制电流系统中)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化学回路:
· 高硅铸铁阳极:作为阳极,是电子流出的极。
· 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是电子流入的极。
· 电解质:土壤、水等导电介质,用于离子迁移。
· 外部电源:在强制电流系统中,通过电源将电子从阳极 “推送” 至阴极,维持电流持续输出。
2. 阳极的氧化反应(自身溶解)
高硅铸铁阳极在工作时,自身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具体反应如下:
· 铁的氧化:阳极中的铁失去电子,生成铁离子(Fe²⁺)进入电解质环境:
Fe - 2e⁻ → Fe²⁺
· 硅的作用:高硅铸铁中含有的高比例硅(14%-17%)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二氧化硅(SiO₂)保护膜。这层膜能阻止阳极内部的铁进一步被快速腐蚀,大幅降低阳极的消耗速率(消耗率通常小于 0.5kg/A・年),保证阳极长期稳定工作。
3. 阴极的还原反应(抑制腐蚀)
被保护的金属结构(如管道)作为阴极,接收来自阳极的电子,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主要是电解质中的氧气或水被还原:
· 在有氧环境中:O₂ + 2H₂O + 4e⁻ → 4OH⁻
· 在缺氧环境中:可能发生析氢反应:2H₂O + 2e⁻ → H₂↑ + 2OH⁻
这些还原反应消耗了阴极表面的电子,避免了被保护金属自身发生氧化(腐蚀)。原本被保护金属可能因失去电子而腐蚀(如 Fe→Fe²⁺+2e⁻),但由于阴极保护系统持续提供电子,金属表面的腐蚀反应被抑制,从而实现防腐保护。
4. 电流的持续输出与系统平衡
高硅铸铁阳极通过稳定的氧化反应释放电子,电子经外部导线(或电源)流向被保护金属(阴极),而电解质中的离子(如 Fe²⁺、OH⁻等)则通过迁移形成闭合回路。由于高硅铸铁表面的 SiO₂保护膜能稳定存在,阳极的氧化反应速率可控,输出电流稳定,确保被保护金属始终处于 “阴极状态”,腐蚀被有效阻止。
总结
高硅铸铁阳极的核心作用是作为牺牲阳极(或强制电流系统中的辅助阳极),通过自身可控的氧化反应提供持续电流,使被保护金属成为阴极,从而避免其发生腐蚀。其高硅成分形成的保护膜是实现长期稳定工作的关键,也是其在阴极保护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