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展会概要
展会时间:2026年8月10日-11日
展会地点: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KLCC)
主 委 会:马来西亚钢铁联合会&CAPITAL EXPO
展会周期:一年一届
中国代理:北京联华商汇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二、 展会简介
2026年马来西亚国际冶金和钢铁制品展是马来西亚及周边地区唯一一个专注于冶金行业的展会。该展会由Capital Expo首次创办,展会得到了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MITI)、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马来西亚钢铁研究院(MISI)、马来西亚钢铁协会(MSA)、马来西亚钢铁路联合会(MISIF)的大力支持。组委会试图通过该展会构建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中东等邻近国家的冶金行业贸易交流平台。
马来西亚地处马六甲海峡要冲,辐射东盟6.5亿人口市场,且政治稳定、营商环境成熟(2023年世界银行营商便利度排名第12位)。冶金展可作为国际企业(如欧洲设备商、中日韩材料企业)进军东南亚的跳板。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转口枢纽,可帮助中国钢铁企业通过合法转口流程避开区域高额反倾销税(如泰国市场66.01%的关税),恢复价格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4。这种模式降低了中国钢铁出口东南亚的合规风险,同时提升供应链灵活性
该展会不仅是技术展示与贸易对接的平台,更是撬动东盟基建市场、深化区域产业协作的关键渠道。其优势在于政策红利、市场需求爆发、技术升级窗口期及地缘战略价值的叠加效应。
北京联华商汇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该展会的中国区域指定代理商,期待与您共赴盛会。
三、 市场背景
2023年马来西亚钢铁需求总量为780万吨,同比增长4.1%,但增速放缓,进入“峰值平台期”。2024年第一季度虽显现经济复苏迹象,但全球产能过剩和环境问题仍对行业构成压力。2025年政府计划启动1800亿马币基建招标,涵盖铁路、医院等公共工程,进一步释放钢铁需求。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和槟城交通大蓝图(PTMP)等总价值超500亿马币的项目,将直接拉动建筑钢材(如螺纹钢)需求,形成长期订单支撑。
汽车、电子等产业技术升级,推动对新能源用钢、精密冷轧板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
马来西亚焦炭高度依赖中国进口(2023年占比9.5%),形成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降低综合生产成本。
四、 钢铁产业现状
产能增长迅猛:从2017年到2024年,马来西亚的粗钢产量从280万吨增长至88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7%,在世界粗钢主要生产国的排名也从第39名跃升至第21名。到2025年,新增粗钢产能预计超过2000万吨,届时粗钢产能将达到国内需求量的4倍以上。
生产结构不均:长材产量占比较大,约83.3%,自给有余,已从“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而板材产量不足,仍需依赖进口。
产业规模与贡献:钢铁业是马来西亚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目前市值估计达400亿令吉(约合130亿美元),对GDP的贡献度为4%,从业人员约15万人。
冶炼方式独特:由于煤炭资源缺乏,炼铁行业主要采用直接还原法炼铁(即生产直接还原铁,也称“海绵铁”),炼钢则以废钢和“海绵铁”为原料,用电弧炉炼钢法来炼钢。
进出口情况:进口方面,主要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各类钢铁产品;出口方面,随着产能扩张,出口量大幅增加,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海绵铁”、小方坯和钢盘条等,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印尼、韩国、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
产能利用率低:目前马来西亚钢铁业产能利用率只有47%,其中“海绵铁”和热轧铁产能利用率,达73%;长材产品产能利用率44%;扁材产品产能利用率仅35.2%。
下游需求特点:下游应用主要以房产建筑以及汽车生产为主。建筑业约占整体钢铁需求的63%,但近年来增速放缓,已进入峰值平台期;汽车产业是东盟乘用车生产国家,对板材需求较为强劲。
五、 参展范围
1、冶金(钢铁及有色金属): 技术及设备,冶金原料处理(矿石、焦炭等)冶炼、连铸、轧制、拉拔、精整、镀锌、镀锡、彩色涂层、冶金炉窑及加热设备、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冶金辅助设备、金属加工、金属结构制造 产品、制成品及辅助用品,钢铁及有色金属板材、管材、型材、棒材、线材、丝材、金属制品、五金产品、轧辊、轴承、管件、法兰。
2、辅助材料:增碳剂、脱氧剂、脱硫剂、精炼渣等。
3、炭素材料:炭素材料生产技术及设备、各种冶金用炭素材料、石墨电极。
4、铁合金:各种铁合金产品及原料。
5、耐火材料:耐火原料类:铝矾土、棕刚玉、白刚玉、烧结刚玉、碳化硅、镁砂、石墨、水泥、化工原料、结合剂、添加剂等;环保设备、破碎设备、混料设备、配料设备、压机、工业窑炉、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检测设备等;。
6、检测和仪表:用于冶金、热加工、机械加工、耐火材料生产等方面的电动设备、电控及电子检测设备、数据处理技术及仪器仪表
7、环保: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技术及设备。
8、其他:冶金设计与咨询服务。